被娃虐了千百遍的中年老母
点击↑ “曾奇峰心理工作室”,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
1.
一位朋友又生气又好笑地告诉我,昨天她和孩子起了争执,她问孩子,你怎么越大越讲不通道理了呢,跟你沟通真是越来越困难了。
孩子回道,是的,我也觉得你很难沟通,毕竟你是更年期,我是青春期,我们俩都在变异,互相理解不了正常。
她说,以前觉得工作复杂,觉得各种关系处理起来复杂,现在发现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,都不如娃难对付。
现在孩子高二了,关系质量直线下降,几乎跟她没话说,说不了几句,就开杠。更气人的是孩子的事情她要从别人那里打听到。
之前,孩子参加学校一个选优测试,考得很好,然后可以去参加科大英才计划班的面试,机会难得,结果孩子直接放弃了,没有跟她商量,甚至她都不知道有这回事。
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,听别的家长说起。简直晴天霹雳,她气得七窍冒烟。
回到家,还是抑制了自己内心把娃扔到地上,使劲摩擦的洪荒之力。假装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沟通,你怎么不去参加英才计划的面试啊?
孩子想都没想,哦,那个啊,学校我不想上。
老母亲一口鲜血差点没忍住:啥?科大你不想上,你要上天吗?
孩子风轻云淡地说:我要上清华。说完给老母亲一个眼神,这个话题我不想继续纠缠了。
老母亲摇摇欲坠地走到自己的房间,让悲喜交加在身体里走了一个小周天。
2.
孩子有这么高的志向,当然是可喜可贺,只是,周末和平时在家绝对不看书,安排得很满,不是去打球,约同学看电影,就是在家追美剧,听音乐。反正没时间看书。
关键还不能说他,说了就翻脸,要不就闭门谢客不理她。有天晚上就因为让他少看点美剧,他说,你烦不烦,我上课不累啊,我不需要休息啊,我是只会学习的机器吗?
见她还要说,“嘭”一声把门关上了。
老母亲在门外,想着娃在门内虚度光阴的样子,心里像被油煎了一样。着急啊,恨铁不成钢啊。别的孩子都在挑灯夜战,奋笔疾书。我的孩子还在玩啊,在玩啊,玩啊,啊!
3.
她泪眼婆娑地跟我说:我什么时候受过这个罪啊,现在像对待祖宗一样对待他。怕他不高兴,影响心情,影响学习。
要不是自己生的,我早让他滚蛋100回了。养个娃,比供个神都难。
现在都说娃难,读书压力大,没有童年,大好青春被各种各样的作业填满了。要我们理解孩子。
可他在家里,过得跟大爷一样啊,他哪里压抑啊,我才是真的压抑啊。动不动就懒得理我,给我脸色看。想跟他说说学习的重要性,人家的态度是,我没什么可跟你说的。
有意思的是,上周带他去我闺蜜家玩,我跟闺蜜在聊天,他就跟闺蜜家的孩子一起玩,闺蜜家孩子比他小三岁,跟他吐槽,说学习累学习难。他还指导人家怎么学习,还鼓励人家考一中,说一中文化氛围好,开明。
这是后来闺蜜告诉我的,我听了很惊讶啊,这些都是平时,他最不喜欢听我说的。他自己倒说得头头是道,男孩子的心,海底针啊。
我听的过程一直在笑,她说你有没有同情心啊。
我笑着说,我听了高兴,是因为你家娃养得不错啊。既可以自己安排学习,在择校问题上有自己的选择和决断,又可以和朋友一起切磋兴趣爱好,说明他心理发展得很好,独立自主有目标,多难得。
她笑着说:优点,那也是有的。但是很难沟通。
我跟她解释说:其实在观念上他和你并没有什么冲突,他在校园那个环境中,他可能比你更能感觉到学习的重要。他之所以不想听你一遍又一遍地说这个话题,一方面是因为他早就听得耳朵起茧了,
其次是因为他希望你能看到他的情感,而不仅仅只看到他的学习。很多娃儿到了初高中,就觉得妈妈们开始选择性失明了,除了成绩,啥都看不见了,偶尔眼里看到一点孩子身上其他的优点和需求,也是流星掠过,转瞬即逝。
还有个更重要的因素,他在尝试着用自己的力量去面对这个世界。他需要信任和支持,父母亲对此喋喋不休,没完没了的样子,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办法长大,还要被留在宝宝的位置上,还是小胳膊小腿没力量,他不想这样。
他不愿意说自己的事情,是因为他觉得你靠得太近了,他用这种方式告诉你,你往后一点,别靠得这么近,别对我的事情干涉这么多,我可以自己来。
她听了很是伤感,幽幽地说:脑海中总还有他跟前跟后地喊妈妈,粘着我依赖我的样子,突然就长大到,不太需要我了,话都不想跟我说了,真的很失落。
我现在想起他小时候的样子,那么可爱体贴,让人怀念。而现在我跟他之间好像特别遥远,无法靠近。
4.
这种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老母亲不在少数,我待娃儿如初恋,娃儿虐我千百遍。
青春期的娃都开始被妖魔化了。其实孩子所有的战斗,都是在告诉父母,我长大了,我想自己做主了。如果父母还不舍得往后退,还想靠得太近,还想做的太多,必然两败俱伤。
此时的父母,可能大多面临着中年危机, 一来身体的机能在衰退,另一方面好像剩下的时间并不那么充分了。那么孩子作为象征层面的一个“作品”,似乎就有了别的价值。
如果,孩子是我们的“作品”,那么孩子成绩的优劣,就是父母能力强弱的象征。看似我们在比孩子,其实孩子再好,都是我的基因好,要不就是我教得好。总之,是我太优秀了。孩子有成就,就能带给我们成就感;孩子有力量,就能带给我们力量感。
我们不能从孩子的世界退出,因为我们要靠孩子去自我实现,去再次确认我是什么样的人。
5.
那如果我们不想矛盾重重,我们该怎么办呢?
青春期意味着孩子丧失了儿童的那个部分,丧失了无所不能的父母(越来越发现父母的局限)。他内心会充满哀伤,所以他会变得忧郁,所以我们要给他空间去哀伤,越是能够完成这个过程,越是能走向新的身份,越是能成长。
对父母来说,意味着我们丧失孩子的依赖,丧失了过去亲密的状态,甚至也丧失了我们自己最巅峰的身体和智力状态。我们内心也会充满伤感,我们也要允许自己去哀伤。而不是沉溺在过去的关系里,不能自拔。
如同失恋,我们失去一个重要的人,我们狠狠哭过伤心过,我们越是能早点恢复,开展新恋情。如果我们总是压抑自己的哀伤,总是想挽留,总是在回忆,那我们就越是不能往前走。
承认很多时光终将远去,承认孩子总会独立,承认我们必将老去。龙应台说,所谓父母子女一场,我们之间的缘分不过是一次次看着孩子离开的背影。
成长都带着这样的伤感,无可避免。我们能做的就是当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,好好陪他,当他要独立的时候,含泪放手。
放过孩子,也放过自己。